最近在读《贾植芳全集》,《全集》共十册,我先看了一下第十卷的附录和索引,做的规规整整,排版十分悦目。先看日记部分,也就是第六卷第七卷。下面有几条让我感受很深(当然还有很多条,篇幅有限这篇先写这么多),我把文字敲在这里,跟朋友们分享一下。
①开过会,看了一个电影,题材是写伪满时期的游击战争,当一个女同志在被敌人拉出去处决前,她对同监人讲了一些政治教育的话,但观众中却发出了笑声,这个表现,是值得深思的。
这段选自年9月30日,读到这里,仿佛身临其境,我也能感受到那种情形,因为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事情,越是严肃,越是“正经”,越有滑稽和笑的土壤。
我也时常担心我在某种正式场合狂笑不止,想来大概可以理解,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越是虚伪化口号化,越会引人发笑。然而贾植芳先生对那个特殊年代的电影以及这种现象产生反思,想必是有着更深层的体会的。越是口号化,越是对那个革命年代的“捧杀”,十年浩劫时期的电影范式,让人无所适从。或许这里的观众和电影构成了某种人生荒诞的图景,这或许便是贾植芳先生深思的原因吧。
②想不到在解放后,我们却因为和胡风是朋友,就受到这么残酷的打击,而且是借用了人民和革命的名义,我被关押十一年,判徒刑十二年,监督劳动十二年,前后二十三年;她两次进牢,还被口头宣布判处徒刑十年,“下放农村劳动”十六年。唯一可以告慰的是,我们活下来了,而且渐渐懂得这是怎么回事了,历史的真相,是任何英雄豪杰、圣君贤相也掩盖不住的!
这是年10月13日夜的日记的后半部分,最喜欢的便是最后一句:“历史的真相,是任何英雄豪杰、圣君贤相也掩盖不住的!”
③据说诗人高兰五七年被划成“右派”,白天检讨,晚上拍苍蝇,每天规定上缴苍蝇三百只才行,可谓盖世奇闻。
这是年10月30日夜记,确实是盖世奇闻,也可以体会到那个特殊时代的荒诞啊,这些确是很好的题材,只是没人去写,写出恐怕比卡夫卡的还要现代派。
④后听同学传达说,孔厥“文化革命”中被开除公职,押送乡下劳动中中途跳火车自杀,他努力写的《新儿女英雄传》已抹去他的名字。
这是年11月28日夜的日记,读到这里我的心咯噔一下,因为我在现当代文学复习时候着重复习了女作家部分,知道了袁静就也了解了孔厥,跳火车让我同样想起来作为东北著名女作家白朗的小说《一个奇怪的吻》,这个小说中就是男女主人公火车押送时候跳火车,特别感人。我们读文学史常常知道一个作家的代表作,却不知道这些作家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如果有时间,倒是一桩事可以去做。孔厥的结局,确实令人唏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