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白朗县 > 白朗县旅游 >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发布时间:2022/3/5 17:12:20

老赵评析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年中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走出考场的同学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应串讲班同学及家长要求,老赵讲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简单分析如下。

从总体难易程度上看,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适中,在个别题目设置上,甚至比平时模拟测试题还要简单。

从整个试卷结构上看,年中考试卷仍是由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四大板块构成,体现了“稳中求新”的特点,这也是河南中考语文卷一贯的特色。

下面老赵结合试卷中的具体问题做简要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1题字音、第2题字形。

两个小题几乎毫无悬念,所考内容均为平时大家所熟知的字词,只要同学们稍作区分就能找到正确答案。这两个小题,可以说几乎所有老师在初三第一轮复习时都已经对同学们做过关训练了,老赵也在课堂上重点强调:前两个小题考察的都是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内容,只需要静心区分即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出题老师会在问法上设个小陷阱——把正确的改为“没有错误的”,把错误的改为“不正确的”……如果丢分,一般是审题不清。

第3题为古诗文默写。

第(1)(2)两个小题为直接型默写,只要同学们会背课文,不写错别字,基本不会丢分。老赵个人认为,第(2)小题出的很没水平,《岳阳楼记》中那么多好句子,偏出这么一句,实在是有凑题之嫌。

第(3)(4)两个小题给人虚晃一枪的感觉,这些篇目都是平时为大家所熟知的,所考察名句更是能让学生“倒背如流”,更何况老赵还在考前为大家做了古诗文猜押,重点指向《破阵子》《雁门太守行》。

第3题8个空一共8分,老赵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务必一分不丢,相信语文班的同学能够做得非常好。

第4题名著阅读。

此题为“二选一”选做题,一共两道小题,从国内和国外名著中任选一题作答,然后再从国内或国外名著中任选一部作答。年中考国内名著《水浒传》《西游记》,国外名著《格列佛游记》《童年》。

针对名著阅读题如何得高分的问题,老赵在语文课上为同学们强调过两个原则:一要读名著,喜欢的话就高兴地读,不高兴的话就咬牙切齿地读;二要读懂题目要求,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篇目作答,建议选国内名著作答。

对于今年的名著阅读——《西游记》和《水浒传》,老赵在语文课上已经为同学们做了重点分析,在上也优先讲了这两部名著,语文课本后面名著导读部分也有介绍,而且此题问法也相对简单,相信同学们在这一块应该不会丢分很多。

第5题补写句子。

看似简单的句子补写,其实牵涉到很多答题要点:一、说明顺序的理解和运用;二、段落主题或主旨的把握;三、语言的组织与合理表达;四、对生活中热门话题的了解程度。答这类题时,需要我们综合调用以上知识和技能。

年句子补写涉及到民谣歌曲,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近几年走红的一些网络歌曲,甚至一些广场舞的伴舞曲,不过此题的目的不是让我们背歌词,而是让我们结合当下生活热点分析原因,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这类题不需要我们有唯一标准的答案,只需要言之成理、与文段协调一致即可。所以,针对年这道补写句子题,同学们需要认真已给句子,填空时结合前后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精练地填上与文段整体通顺的内容就可以了。不过就难易度来说,由于两空的干扰度比较大,今年这道题得4分的人不会很多,大部分都会处在2-3分的水平。

第6题材料综合运用。

这道题与其说是材料运用,倒不如说是一篇形式独特的现代文阅读。因为这道题的材料内容和问题都涉及到现代文阅读的知识,所以老赵在讲课时习惯性的将材料运用题和现代文阅读连在一起讲。现代文阅读学得不错的同学,这道题往往也不会怎么丢分。

具体到年的这道题——二十四节气,完全在老赵的预料之中。早在去年12月份爆出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初,老赵就预测二十四节气必然会成为初三考试的内容,要么出现在材料运用题,要么出现在说明文阅读。那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认为二十四节气会出考试题呢?

老赵自有判断依据:一、材料运用题往往会结合当下热点话题选择材料,这一点类似于政治考试;二、中国近几年自上而下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回归传统、重视经典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三、老赵的个人感觉,这个依据有点扯,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非遗名录,既符合当下热点,又属于传统范畴,更贴近老赵的个人偏好,所以被老赵列为考试重点也不为怪了。

课堂上,老赵曾专门强调了二十四节气对于今年考试的重要性,在今年最新印刷的《语文宝典》天文部分专门添加了二十四节气(见《语文宝典》11页)。相信上过语文课的同学面对材料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对于材料后的两道小题:

(1)按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这道题需要我们用到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由于题中没有指定用哪一种说明顺序,大家可以根据个人掌握的情况选取合适的说明顺序将图中内容介绍清楚即可。由于二十四节气按时间先后出现,画面中又对称出现了“四立”,建议同学们做题时可以从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入手,答题更容易些。

(2)结合材料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并有字数限制。记得之前让同学们做过相关的习题,题目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二十四节气和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这两道题可谓是神似。答这道题时,同学们需要从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两个角度介绍二十四节气,文化意义方面可以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激发上进心等入手,社会功能方面可以从指导农业活动、治病与养生、团体培训等着笔。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有字数限制,切记。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此部分依然延续了河南中考语文往届的特点,从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个体裁中选取两个题材考察。根据老赵这些年对河南中考语文的研究,历届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第一篇文章会相对固定的出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第二篇则会从说明文和议论文中任出一篇。根据老赵的经验,年中考说明文出题概率在90%以上,早在本届学生进入初三之初,便把现代文阅读训练的重心锁定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两个体裁上,有意识引导学生加强对这两种体裁文章的理解和训练。相信同学们在拿到试卷看到这两个体裁的文章时,因老赵曾经的强化训练带来的不满应该会稍稍减轻吧。

闲言少叙,进入第一篇《唯有垂杨管别离》:本文讲述了一位曾经的老医院里和命运抗争引发的故事,故事里满是对命运的不甘和对生命的珍惜,读完之后一股浓浓的愁绪溢满心头。

第7题要求简要概述面对厄运时,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此题问得相对含蓄,更直接的问法可以是这样:为对抗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做了哪些事?答这道题应该对应于平时训练的概括故事情节或主要事件的题,作答时应紧扣文章内容,结合赵老师在课堂上重点强调的“6-4-2”要素归纳法。(见《语文宝典》第26页、第30页)

答这道题时,要注意问法小陷阱:既不是问岳老师做了哪些抗争,也不是小病号做了哪些抗争,而是问岳老师带着小病号做了哪些抗争?这道题还是很有水平的。所以归纳答题要点时,一定要有岳老师和小病号,即岳老师和小病号做了什么事。以题后分值做参考,归纳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第8题要求分析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也就是透过岳老师的哭挖掘出为什么而哭。这道题我们依然可以坚持与原文紧密结合的原则,在文中找到描写岳老师大哭的句子,在原句附近找答题线索即可完成此题。此题难度不是很大,但要求仔细体会句子,分析原因。

第9题为赏析句子,做这道题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第2段其实就是关于岳老师的描写,老赵在课堂上反复强调:题中出现了原词、原句,要把他们回归到文中原来的位置,结合题目要求,按照相关的答题套路即可完成此题。(详见《语文宝典》第31页)

第10题要求简要分析题目“唯有垂杨管别离”的妙处,其实就是要我们分析题目的作用,由于题目是引用的古诗,又有跟文章联系紧密的关键词“别离”,所以答这道题套路性很强,只要结合平时我们讲过的“题目的作用”稍作分析即可。(见《语文宝典》第32页)

第一篇文章总分值16分,平时老赵对同学们的要求是不能低于14分,按照今年的题目难度,如果改卷不严格压分的话,认真答题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得14分左右。

第二篇《宣纸的“前世今生”》,在《改变语文命运

五次课》上,讲到说明文阅读技巧,老赵曾给同学们强调,中考说明文出题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前沿科技类,一方面是传统经典类。年、年说明文分别是《“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和《人体器官能自愈吗》,都属于科技类文章,结合中考出题规避前三年内容的原则,今年出题应该会从木板年画、豫剧、油纸伞等传统素材中选题。

年说明文阅读《宣纸的“前世今生”》后附三道小题,题不多,分值不低,如果不小心,很容易在分数上拉开差距。

第11题按时间顺序对不同时期宣纸的内涵加以说明,考察说明文中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两方面知识,属于常识性问题,不算难。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的先后顺序。为什么呢?关于传统工艺的说明文,往往涉及到历史朝代,而近几年试行的历史开卷考试,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偷懒不背书,连最基本的朝代顺序都分不清,那么考到跟朝代相关的题目时,丢分的概率肯定是相当高的。

第12题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是说明文阅读中最经典的出题形式,由于平时常讲常练,自然构不成难度。答题时,首先需要找准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说作用,而且必须要用到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关键词。不结合文章(或句子)要扣分,写不准关键词也要扣分。)(见《语文宝典》第37-38页)

第13题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换句话说,就是考查加点词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或生动形象两个方面所起的作用。这类题也是平时同学们做的比较多的,相信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见《语文宝典》第38页)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对比阅读部分,仍然从文言词释义、重点句子翻译、课内文段理解、课内外文段综合分析几方面出题,依然体现出河南中考语文“稳”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在平时复习时没有知识点的遗漏,不投机取巧,完成《小石潭记》的相关试题不能算是难事。老赵在这里不做具体分析。

古诗词曲赏析部分,仍然是两道小题,《渔家傲秋思》的相关习题,老赵已经让同学们重点去完成,相信认真复习的孩子们看到这首词时肯定会倍感欣慰。

这首词的出题,还是没有摆脱历届出题的老路子——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某个字(词)的好处、描绘某句话呈现的画面或图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不过出题的顺序变换了一下:往届是先描述某句诗描绘的画面,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今年是先体会感情再描绘画面。(见《语文宝典》第48-52页)

古诗文赏析部分一般分值在14——15分,考察内容的都是提前限定过的,出题形式非常固定,很难有所创新,只要同学们在复习古诗文时不“偷工减料”,这道题得12分不是难事,甚至能拿满分也不稀奇。

第四部分写作训练

今年还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我一贯的原则就是鼓励同学们选做命题作文,因为已经有了范围限制,写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同等条件下不一定会得超高分,但也不会轻易出现低分,保本。

今年的题目是《越来越的我》,我们需要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由于我们是青少年,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八九点钟的太阳……又是应试作文,所以空白处的词应该选择正能量的,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比如说:幸福、成功、自信、成熟等。

这篇文章,主人公是“我”,同学们应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去写,“越来越……”要通过某一件或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表现出我的前后变化,这样的话文章就紧扣题目了。如果同学们能讲语文课上所学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适当的运用一下,那这篇文章就完美了。考前老赵在语文学习群和中考学习群里上传了三篇满分作文,个别同学已经现学现卖把这些素材和今年的考试作文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有同学肯定会说,老赵你说的这么轻松,我会不会得满分?老赵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得满分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概率太小了,一百份里才出5份,咱就别奢望满分啦,四十八九分就行。

最后老赵引用网上流传的段子结束中考语文试卷的评析——

岳老师和小病号病床的墙壁上贴着一张二十四节气图,岳老师给小病号讲述了宣纸的故事,之后小病号拿到岳老师给的教材后翻到了一篇文章叫《小石潭记》,看完后小病号说:“我越来越……”这时,窗外一只燕子掠过天空,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以上内容仅代表老赵的个人观点,希望老赵的只言片语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也祝福所有参加中考的孩子,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

备注:由于在6月26日中考结束的当天,各科参考答案已经在网上传播,老赵分析时不附带各题答案。

讲课现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angzx.com/blxly/1109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