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错错都是爱
最近我因家务琐事而异常繁忙,几乎没有时间续写之前的话题。无论是“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的释怀,还是教育界朋友对个人职业“提醐灌顶”般的规划,在各种忙碌中总有着或多或少的收获。有时候我细想,得与失其实都是一种成长,聚与散其实也都是一种爱的延展,人间所有事莫非如此---对对错错都是爱。
女人是一个家庭里那颗定盘的星
我们这些篇话题都是围绕着孩子的教育的,在这一期话题里也一样。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困扰,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那么究其根源,绝大部分的问题并不是出现在孩子身上,而是出现在养育孩子的父母身上。范围再缩小一点,问题其实可以落在孩子的第一养育人的身上。这个第一养育人可能是奶奶、姥姥,也可能是爸爸,但更多的是妈妈。在绝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女人在持家、育儿,或是在整个家族关系的维系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名人中的典范非杨季康莫属。她在钱钟书眼中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在女儿钱瑗的眼中是“清茶”,芳香沁人;在大众的眼中,是“活在洁净文字里的真女人”。但杨先生让我动容的,除去与钱钟书的伉俪情深,以及她个人在文学、翻译、剧作等方面的成就外,当数在先后失去爱女和丈夫后,她一个人独活二十五年的勇气与智慧。这二十五年的孤独与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杨先生却仍然是每天都在进步的女子,她在一个人独活时写了《我们仨》,内容朴实而动人。通过她迟暮的生活,我们可以找出她与钱钟书婚姻美满的原因,也可知晓钱瑗坚韧、隐忍性格的成因,她就是家中的那颗定盘的星,没错,她是杨绛先生。
如果说杨先生离我们很遥远,那么我们只要用心体会我们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如杨先生这般坚韧的优质女人其实并不少。她们可能是我们的妈妈、婆婆,也可能是如我奶奶般虽已年逾九十,但仍然豁达、开朗的老人。她们经历过世事沧桑,见惯了悲欢离合,岁月与磨难将她们打琢磨成器,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她们以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教训,培育出一代甚至两三代优秀的家族后人。一个家族或许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地繁衍起来的,一个国家也是因了这种生生不息而生机勃勃。
爱己及他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抱怨,“这还不是为了你”,“我为你付出了所有,你得……”。大多的父母是“意难平”的,觉得自己倾其所有的付出,而自己的孩子并不感动,甚至没有回应,很是委屈。的确,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难见狠心的父母。他们呈现出来的,已经是在他们可承受的范围内最好的了;更好的,或许是没有能力,或许是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亲子间认知的不对等,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许多的遗憾与伤害。
试想,一个人将所有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