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白朗县 > 白朗县古人 > 好听丨那书那诗那画

好听丨那书那诗那画

发布时间:2018/6/29 17:56:01

用好听的声音读好听的文字给你听——B座西窗推出“好听”栏目。首批推出的是由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志愿团队录制的《那书与我》部分征文音频。本栏目将持续更新,邀请专业主播、志愿者以及本报读者献声朗读,将此次征文大赛的作品以及扬子晚报副刊的原创文章变成“有声版”。让我们一起欣赏有声的文字。

NO.28那书、那诗、那画

作者:成运芬

朗读者

刘荣

金陵图书馆朗读志愿者

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播

那一幅幅勾勒着诗人当年面对挚爱情感时流露出复杂微妙心理的剪影画,都搭配在我的每一页诗抄中。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当老师。一切都是陌生的。报到后安顿好住处,我就买来硬抄本,准备将过去自己读过的好诗摘选出来,一一誊写在我的硬抄本上。

  

诗是杂抄,但是,每抄一首诗,我都会用相邻的一页纸配上一幅钢笔剪影画。那画不是我的原创,而是我的临摹,从《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的配图中临摹而来的。

  

这本诗集是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译者是方平。“不过只要是爱,是爱,可就是美/就值得你接受。你知道,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问着火的是庙堂/或者柴堆——那栋梁还是荆榛在烧/火焰中总跳得出同样的光辉。”喜欢读白朗宁夫人的诗,但是抄录到我的硬抄上的却只有一两首。可是书中黑白两色的剪影画,却让我喜欢得一幅也不忍落下。于是,那草地上的一树花枝,花枝上栖息着的微张着嘴儿正在歌唱的鸟儿,那一幅幅勾勒着诗人当年面对挚爱情感时流露出复杂微妙心理的剪影画,都搭配在我的每一页诗抄中。

  

诗抄中有我在广播里听到的捷克斯洛伐克诗人赛菲尔特的《别》,“说一声‘再见’/挥一条白手绢/每一天都有事物在消失/美丽的事物在消失/擦干眼泪/含着泪微笑/每一天都有事物在开始/美丽的事物在开始。”也有台湾诗人非马的《醉汉》:“把一条短巷/走成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你/走——来。”诗抄中有叶赛宁的诗,也有北岛和舒婷的诗……我兼收并蓄,一一收录,并为这些心爱的诗配上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中的画。这些精选出来的诗那时就成了我内心的滋养,也是我传授给学生们的干货。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我不惋惜千百次的播种/即使花儿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的凋零/命运告诉我的人生/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类似这样的诗,我教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相信,学生们会在感受诗的文字魅力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这成了我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在我担当班主任的那些年,有一招就是用诗来平息或疏导学生们的情绪。

  

平时,从预备铃打响到上课铃打响这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孩子们通常都浮躁不安。为了让他们将心收回课堂,我让语文课代表在预备铃打响后就带领全班一起背诗,课代表领读出一句,全班同学就集体浩浩荡荡地顺着背下去,一首接着一首,直到讲台上的老师喊“上课”。

  

有时,诗也成了我教育学生的道具。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有位女同学没考好,难过得哭了。我就让同学们一起为她朗诵赛菲尔特的《别》;后来我获悉,这位女同学大学毕业后就在我当年工作过的那所省重点中学当语文老师。班上有同学早恋了,我就让同学们一起朗诵“像园里的韭菜/不要割/让它绿绿地长着/像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静静地挂着……”多年之后,我仍然能想起那一幕幕和学生们一起诵诗时的场景。

  

几年前,我过去的学生们把我拉进了班级的







































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angzx.com/blxgr/289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